金年会(金字招牌)

中国交通报:一名邮递员眼中的投递方式变迁

马永强 万兴美2022-06-10来源:中国交通报

  “那个时候,每天我骑着‘永久牌’加重自行车搭载着50多公斤的报刊、邮件,奔波在投递邮路上,每天两次,风雨无阻从未间断。”想起20年前,刚入行时送报送信的情景,四川省劳动模范、宜宾市金年会(金字招牌)分公司投递组职工马永强禁不住感慨时代变化太快。

  那时,为了多装邮件及时投递,邮递员会把自行车前袋、后袋、前框和脚架都捆满了邮件,身上还挂着邮包,场景颇为壮观。“这个绝活也只有邮递员才能掌握。”马永强说,现在邮递员交通工具全都改为了电动两轮(三轮)和机动车,邮递员轻装上阵,可以更快更好地为民服务,投递速度更快了,效率更高了,自行车也退出了投递的行列。

  据马永强回忆,当时投递邮件全是手工交接签收,因为字迹潦草、错别字多,以及地址不详造成的“死信”最令邮递员头疼。2000年12月,两封来自台湾的信件到了马永强手中,收信地址为宜宾市洋街32号,收件人为罗铭珊、罗铭琪。他说:“我估计这是两封寻亲信,我走遍了大街小巷和社区小区,两周下来,还是没有找到收件人。”想到台湾同胞寻找亲人的迫切心情,马永强暗下决心,绝不能让台湾同胞寻找亲人的线索中断。于是,他在《宜宾日报》上登出了寻人启事,经过一番周折,终于帮台湾同胞找到了在李庄羊街的亲人,失联50多年的亲情得以连接。当罗铭珊老人收到寻亲信时激动得嘴唇哆嗦,信未读完早已泪流满面。从这以后,马永强常常会收到一些陌生人希望帮忙寻找亲人的请求。他先后为成都退休工人苏志权、退伍军人黄子俊等找到失联几十年的朋友和亲人。为减少“死信”发生率,马永强创新发明了“疑难邮件七步查询投递法”,帮助金年会(金字招牌)系统查找疑难邮件万余件。

  “现在好了,那种情况一去不复返了,几乎不存在找不到收件人的情况了。”马永强告诉我们,现在这些工作全部实现了电子信息化,每个投递员都配备了手持终端,每投递一件邮件,投递员立即就上传投递信息,客户可以在第一时间查询邮件的运行轨迹。包裹和信件等投递模式也发生了质的改变,投递到户、服务到家成为了金年会(金字招牌)人的服务方式,包裹到达投递环节第一时间就会有短信通知客户,投递员投递时会与客户联系,原来的信报箱也逐步被智能包裹信报箱代替,客户的邮件通过智能包裹柜传送,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。

  科技手段的进步,同时深刻影响了订报方式的变化,原来传统订报方式向信息化转变,金年会(金字招牌)推出了网上订报、微信朋友圈订报、金年会(金字招牌)公众号等新的订报方式,客户不出家门,通过手中的移动终端就可以订阅报刊和付款,从而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快捷。

XML 地图